后疫情时代上海产业园区2023年社会经济趋势分析

2023-02-20    来源:未知
摘要:2022年对上海产业园区而言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导致上海全城静态管理两个多月,对生产与消费高峰的47月持续产生负面影响,12月调整优化防疫措施后,上海加速拼经济,努

2022年对上海产业园区而言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导致上海全城静态管理两个多月,对生产与消费高峰的4—7月持续产生负面影响,12月调整优化防疫措施后,上海加速拼经济,努力打好年底“收官战”,也为2023年平稳开局夯实基础。整体而言,上海产业园区通过下半年的努力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稳增长。

 

产业园区经济规模持续增加

营收产值双双正增长

2022年上海产业园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预计超过13.2万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经济总量相比2016年6.5万亿元增长超1倍。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营业总收入超过2.5万亿,六个园区超五千亿。2022年上海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6万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临港产业区、张江科学城和金桥开发区超过2500亿元规模,超千亿元的园区有13个。

表1 上海产业园区经济规模对比情况表

单位:亿元、%

外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22年,上海产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正增长,第三产业仍然是实到外资的主要领域;2022年,产业园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增长,同时产业园区工业投资略有增长,其中外商投资成为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的主力。

 

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平稳发展

支柱产业助力经济稳增长

上海前两大行业的两位数增长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带动下,预计实现7200亿元产值,可比增长12%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近5400亿元,可比增长10%。前十大行业中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确保了产业园区经济规模实现正增长。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从新兴产业方面看,预计2022年产业园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4500亿元以上,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超88%,占产业园区规上产值的比重45%;产业园区内高技术制造业规上产值近7000亿元,占产业园区规上产值22%。两者占比提升,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果。

大型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产业园区是大型企业的集聚区,2022年预计产业园区内销售额超3亿元的大型企业将实现规上产值16700亿元以上,占产业园区规上产值的54%,可比增长5.9%左右,而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规上产值可比增长均为负,可见大型企业对产业园区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是稳增长的压舱石。

 

重点区域与园区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基石

自贸区、科学城成为产业园区发展的龙头

2022年,外高桥自贸区、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经济规模分别超过2万亿、1万亿元和8000亿元,其中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的工业总产值都超3300亿元,成为实体经济最集聚的区域,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最重要的增长极。

国家级开发区成为产业园区稳增长的基石

2022年上海市国家级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超8万亿元,占全市产业园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实现规上产值预测超1.3万亿元,可比增长接近10%,成为上海市产业园区稳增长的重要基石。

市级重点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

嘉定工业区、青浦工业区、莘庄工业区、宝山高新区、湾区高新区、工业综合开发区等市级重点园区2022年经受住疫情的巨大冲击,经济规模持续增加,工业生产保持强大韧性,区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成为产业园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3年产业园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分析

2023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大流行放开后新形势下第一年。上海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基础,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八项工作,为二十大开局之年起好步。

 

后疫情时代对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美国等国家在疫情政策调整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瞬时冲击”,感染和死亡人数上升,GDP增速下滑,一般持续3—4个月左右,后续影响会逐步消退;二是从半年或更长时期看,疫情政策调整后经济大都呈复苏态势,经济回复过程呈现出商品消费普遍好于服务,部分服务恢复较慢的特点。随着我国新冠疫情的新二十条、新十条相继出台,根据国外疫情新政策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考虑到我国人口、医疗水平等的影响,疫情新政对上海的不利影响预计持续到4月底,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用工的人手不足、供应链部分中断所致开工不足。

 

党的二十大对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3年将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全国和上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最近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上海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上海经济发展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2008年主要受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增速较上年大幅下降)。

表2 上海近三次党代表会GDP增长情况表

            单位:亿元、%

 

重点工作对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2023年上海将从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和提振市场信心三方面出台重大措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巩固和放大经济向稳向好发展态势,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发展首发经济,有效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增强发展信心。社会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五个新城建设南北转型发展、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营商环境提升八项工作提升发展水平。

2023年上海产业园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园区经济规模将迈上15万亿

2023年上海产业园区经济总量将持续扩大,预计达到15万亿元以上,增长超过10%,特别是与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有重叠的47个产业园区经济总量将有明显增长。工业生产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可比增长在1季度呈现向下走势,但在二季度5月将出现拐点向上,全年实现9%左右的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4万亿元,出口交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上缴税金将明显增长

2023年虽然国家将进一步减税降费,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将延续,但经济发展速度相比2022年将有较大增长,同时由于2022年同比基数低,2023年上海产业园区上缴税金将明显增长。

 

特色产业园区引领“3+6”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上海市正式公布53个特色产业园区目录,特色产业园区主要发展上海“3+6”重点产业,园区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与市场竞争力。53个特色产业园区中,有47个与产业园区交叉重叠,两者之间协同发展将有力促进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制造业将实现较快增长,但行业间呈现分化

以2019-2021年为一个小周期,对比分析2021-2023年周期,2023年产业园区工业生产将增长9%左右,35个行业大类,预测有27个行业大类将实现增长,汽车制造业将实现个位数增长,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将实现两位数高增长;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为代表的行业将出现负增长。

 

重点园区规模进一步增加

2023年将是浦东“引领区”国家战略任务实施的第三年,也是初显成效的一年,因此,浦东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外高桥自贸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将持续发力,四个区域经济规模有望达到7.5万亿元,引领产业园区发展。国家级开发区将以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为主体,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经济规模持续增加。市级重点园区将以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为工作抓手,促进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成为各区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2023年上海产业园区社会经济将迎来更快发展,增长速度可能是十四五期间最高值,园区产业规模将迈上15万亿元大关,工业生产与上缴税金两方面增长明显,新产业新动能持续集聚,发展动力将越来越坚实。

 

相关推荐

上海厂房出售_上海厂房出租_上海厂房信息网
Copyright © 2020-2028上海厂房网 津ICP备2020006662号-10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